针对不同的医疗应用场景,多股导丝的股数和直径应如何选择?
发布日期:2025-01-16 作者: 点击:
在医疗领域,多股导丝的股数和直径的选择至关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。
一、血管介入场景
冠状动脉介入治疗
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,血管较为细小且迂曲。对于股数,一般会选择多股细导丝。例如,常用的是 3 - 5 股的导丝。多股结构能够提供较好的柔韧性,使得导丝可以顺着冠状动脉的弯曲路径顺利前行,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。
直径方面,通常会选用 0.014 - 0.018 英寸的导丝。这个直径范围能够在保证足够的支撑力的同时,很好地适应冠状动脉的内径,方便导丝通过狭窄的病变部位,并且能够让后续的球囊导管和支架等器械顺利跟进。
外周血管介入(如股动脉、腘动脉等)
外周血管的直径相对冠状动脉较大,但路径可能更长且存在更多的弯曲和分支。此时,股数可以适当增加到 5 - 7 股。这种多股导丝能够提供更强的推送力,帮助导丝穿越较长的血管路径和可能存在的钙化斑块等障碍物。
直径可以在 0.035 - 0.038 英寸之间选择。较大的直径有助于在相对较粗的外周血管中保持导丝的稳定性,防止导丝在推送过程中发生偏移,确保其他介入器械能够沿着导丝准确到达病变部位。
二、神经介入场景
脑血管介入(如颅内动脉瘤栓塞)
脑血管非常纤细且结构复杂,对导丝的柔韧性要求很高。在股数选择上,多采用 3 - 4 股的导丝。这种相对较少股数的导丝能够蕞大程度地保持灵活性,使其可以在脑血管的迂曲分支中穿梭,比如在通过大脑中动脉等复杂分支血管时,能够准确定位。
直径通常为 0.010 - 0.014 英寸。较小的直径是为了适应脑血管的狭窄内径,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引起血管痉挛或破裂等严重并发症。
三、泌尿系统介入场景
输尿管介入(如输尿管结石取出)
输尿管有一定的弹性和弯曲度。在股数选择上,4 - 6 股的导丝较为合适。这样的股数可以提供足够的柔韧性来顺应输尿管的生理弯曲,同时又有一定的强度来支撑后续的取石器械。
直径一般在 0.025 - 0.032 英寸之间。这个范围的直径可以在输尿管内稳定地引导器械,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,方便在取出结石等操作时保证导丝的完整性和稳定性。
总之,在不同的医疗应用场景中,需要综合考虑血管或管道的直径、弯曲程度、病变类型等因素,精心选择多股导丝的股数和直径,以达到蕞佳的治疗效果。